[slide:title] 当前位置:首页/生态环境

长沙县做好环保垂改“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1-12-14 来源:中国环境报

关闭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找准“急难愁盼”点、明晰“为民解忧”线、延伸“服务群众”面,以合围之势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入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

  生态环保工作跟着民声走。福建省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问题办理情况群众满意度位居全国前列,群众对本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满意度达91.9%,对福建省纪委监委开展的“点题整治”工作满意率达96.35%。

  开展“静夜守护”,让群众享有“舒适眠”

  “现在烦人的‘嗡嗡嗡’声没有了,每天不仅可以睡个安稳觉,孩子也可以静心学习了,这次期中测试,成绩还提升了好几名。”谈及沙县天泰制药厂冷却塔搬迁整改成效,周边居民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种改变源自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组织当地公安、住建等部门联合开展的“静夜守护”城市夜间噪声污染整治行动。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夜间噪声污染投诉量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部门权责交叉、根治难、易反弹等共性难题。”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瞄准问题靶心,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以整治行动为契机,牵头对分布在相关厅局的噪声管理职能进行统筹整合,推动“单兵突击”向“集团会战”转变。

  “静夜守护”不是一句口号,从“纸面”到“地面”,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与相关职能部门一月一会商,一月一通报,实行“双台账”管理,不断完善部门联勤联动、信息共享、问题移交等工作机制,使各部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为达到立查立改的效果,福建省对噪声问题创新实施推行第一时间点击受理、第一时间沟通说明、第一时间现场核查、第一时间办结反馈“四个第一”工作法,通过整改达标、行政处罚、分类整合、关停取缔等多种手段促进问题解决,确保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付朝阳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夜查,相关厅局联合下沉督导,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常态化整治机制,确保百姓诉求真正落到实处,全省信访投诉量在去年下降52.5%的基础上,又同比下降了18.7%,涉噪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26.8%。

  构筑“铜墙铁壁”,让群众喝好“放心水”

  水润民心、惠泽万物。水源地环境质量是保障百姓喝上放心水、健康水的第一道关卡,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护好清水进万家,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拿出硬措施,真抓真治,守护好百姓的“大水缸”。

  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原则,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从保护区划定、立标定界、问题整治补短板、强弱项,分阶段完成饮用水水源地集中综合整治,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实现了地市级水源地整治成效100%稳固、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100%整治等“六个100%”目标。

  同时,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列入突破“难、硬、重、新”工作行动清单项目,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水利厅印发《深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治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方案》,在完成“千吨万人”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基础上,主动自我加压,率先在全国开展万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全覆盖攻坚。今年以来,全省农村水源地整治累计投入4.8亿元。

  为强化源头减排,织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一张网”,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瞄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主体“多、小、散、杂”的靶心,创新打造建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城乡供排一体化等多种模式,让企业与治理成效结成“利益共同体”,激活企业参与农村污水治理的内生动力。

  福建省还注重运用手机APP进行摸排,通过生态云平台对农村黑臭水体建档立卡,并向社会公开;率先开展治理试点,建立问题清单并动态更新,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 断面水质持续提升,流域环境不断改善,让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推进海漂治理,让群众拥抱“清新海”

  “以前的沙滩、海面遍布垃圾,太阳一晒经常散发着恶臭,下海游泳都是奢望;现在不仅海豚回来了,碧海银滩还让这里成了网红的打卡地,我们‘不出户’也能富。”宁德三都澳村民小吴说。

  三都澳的变迁,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福建省在海漂垃圾治理上的努力。作为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的海洋大省,海漂垃圾治理对福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把建设“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福建省以“长久之计”化解海漂之困。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综合采取考核、通报、帮扶等措施,将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列入党政目标责任书,逐级压实海漂垃圾治理属地责任。

  全链条标本兼治,岸上遏制源头产生量,流域拦截垃圾入海量,海面削减存量垃圾,福建省建立起“岸上管、流域拦、海面清”治理机制。沿海设区市组建“海上环卫”队伍,推行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建立巡回保洁制度,加强海陆环卫衔接,构建常态运行管护机制。

  同时,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建立海漂垃圾治理奖补机制,从鼓励和倒逼两个方面入手,奖补资金按各地海岸线长度和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工作成效等进行分配。

  福建省还把监管搬上“云端”,把海漂管在“指尖”。依托福建省生态云平台,整合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海漂垃圾监管“一张图”,形成监测直观、研判智能、调度高效、评估客观的海漂垃圾智慧监管体系,推动海漂垃圾从“有人管”向“管得住”“管得好”转变。

  2020年,福建全省共清理海漂垃圾27.3万吨,第四季度全省重点岸段海漂垃圾分布密度比上年同期下降36%。如今,碧海银滩、湾美岸绿的美丽海岸带,已成为福建群众提升临海亲海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拷贝或镜像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8-2020 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资质查询
资质申报
留  言